Skip to content

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yuu已上架 每日24小時無限次儲分獎賞

疫情之下,不少人仍然會出街購物及買外賣,解決日常需要。假如你是其中之一,又有無想過可以如何消費最慳錢呢?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 yuu 聯同超過 10 個香港著名品牌合作,涵蓋超過 2000 多個商店餐廳。用戶登記成為會員後,每次消費都能「儲分當錢使」,用埋恒生 enJoy 卡於指定品牌購物更可享額外積分獎賞,讓你邊買邊賺積分邊慳錢。

 

電子獎賞計劃 yuu 與多個知名購物餐飲品牌合作,當中包括港人經常幫襯的萬寧、惠康超級市場、7- Eleven、IKEA 宜家家居、Market Place by Jasons、Market Place、3hree6ixty、肯德基、必勝客、PHD薄餅博士、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等;yuu 連結多達 2,000 間商戶,由餐廳到日用品、食品、家具都應有盡有,涵蓋日常生活的所有接觸點。

 

疫情之下,不少人仍然會出街購物及買外賣,解決日常需要。假如你是其中之一,又有無想過可以如何消費最慳錢呢?香港最大型電子獎賞計劃 yuu 聯同超過 10 個香港著名品牌合作,涵蓋超過 2000 多個商店餐廳。用戶登記成為會員後,每次消費都能「儲分當錢使」,用埋恒生 enJoy 卡於指定品牌購物更可享額外積分獎賞,讓你邊買邊賺積分邊慳錢。

 

電子獎賞計劃 yuu 與多個知名購物餐飲品牌合作,當中包括港人經常幫襯的萬寧、惠康超級市場、7- Eleven、IKEA 宜家家居、Market Place by Jasons、Market Place、3hree6ixty、肯德基、必勝客、PHD薄餅博士、Oliver’s The Delicatessen 等;yuu 連結多達 2,000 間商戶,由餐廳到日用品、食品、家具都應有盡有,涵蓋日常生活的所有接觸點。

原文網址:https://bit.ly/3gDNXoe

Be Sociable, Share!

五個可協助嬰幼兒睡眠的APP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法蘭瓷編譯

家中的小寶貝是否無法好好午睡? 或甚至在夜晚也沒辦法好好睡得長久? 也許現代科技可以幫上一些忙 : 播放著搖籃曲或是舒緩聲音的嬰幼兒睡眠應用程式將幫助寶寶踏入夢鄉。

想要孩子快快入睡並且睡得安穩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在小睡時間或晚上就寢時間試著使用一些會協助入睡的APP會是一個往成功邁進的開始。以下是針對嬰幼兒所設計的應用程式,不妨今天就來試試看。

Baby Sleep Sounds(嬰兒睡覺聲音) : 免費 / iPhone

完全不需要網路即可幫助寶寶入睡,只要使用內含節奏性“噓聲”的設置就可以幫助寶寶入睡。父母們可以將噓聲與預設的搖籃曲相結合,甚至錄製父母親自唱的搖籃曲,並將其混音儲存為循環播放以供寶寶就寢時間使用。

Lullaby for Babies(嬰兒搖籃曲) : 免費 / Android

有時,一個嬰兒想要一夜好眠所需要的只是一點點音樂。這個應用程式的預錄搖籃曲,包括簡單的旋律和經典搖籃曲曲目 例如 “Hush, Little Baby” (乖乖,小寶貝) 將撫慰小寶寶們入睡。需要的話,甚至可以設置一個計時器,使歌曲可以持續播放。

Lightning Bug – Sleep Clock(螢火蟲-睡眠時鐘) : 免費 / Android

Lightning Bug是一種白噪音混合器,擁有將近200個聲音循環的聲音資料庫,包括暴風雨、海浪到電子樂器等豐富的聲音內容,這些聲音一定會幫助寶寶快速入睡,並且一夜好眠。鬧鈴和打盹功能可以預防當寶寶清醒時父母仍在睡覺的情況。

Sleepy Sounds(昏昏欲睡的聲音) : 免費 / iPhone & Android

除了白噪音、搖籃曲和自然聲音之外,Sleepy Sounds應用程式還會在播放時顯示令人感到舒緩的畫面,畫面以安撫人心的夜燈呈現,可以幫助孩子(甚至成人!)入睡。Sleepy Sounds也提供錄製自己的音樂和聲音等功能。

AmbiScience (兒童睡眠輔助) : 0.99美元 / iPhone

簡單地說,這個APP混合了發送到每個耳朵的兩個音調(或雙聲道拍頻),這種混合會產生脈動效果和頻率,可促使腦波放慢速度和放鬆,有助孩子快速入睡並且保持深度熟睡。AmbiScience共有30多個音軌、效果和聲音可供選擇。

原文網址:https://bit.ly/2EaAKEW

Be Sociable, Share!

HealthCap自製血壓數據庫 中大教授初創App 助防中風心臟病

一場新冠肺疫導致人心惶惶,卻令大眾更關注個人健康。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教授蔡錦輝成立的醫療健康初創DeepHealth,正正專攻健康管理一環,公司頭炮產品HealthCap(拍健),讓用戶可透過手機鏡頭記錄血壓計讀數,方便個人及醫生追蹤血壓狀況,以預防高血壓和中風等隱疾。

DeepHealth創辦人及董事蔡錦輝表示,HealthCap是一個手機應用程式(App),用戶以一般坊間血壓計量度血壓後,再用該App拍攝血壓計上的讀數,即可把相關數據記錄於程式之中,「不需要花過千元買藍牙血壓計,最普通的血壓計已經可以。」

拍攝血壓紀錄 整合圖表報告

系統亦會把用戶每次測量的血壓數據,整合成圖表報告。當用戶覆診時,可直接向醫生展示程式內的報告,快速掌握血壓變化趨勢。蔡錦輝說:「上壓不超過135之餘,數值不會早午晚升升跌跌,就可以稱為血壓正常。」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同樣可應用於血壓計以外的其他醫療裝置。事實上,在收費版本程式中,近月已追加了記錄血糖數據的功能。蔡錦輝解釋,一開始選擇以記錄血壓計讀數作為切入點,皆因坊間一直缺乏有系統地追蹤相關數據且成本低廉的方法。

「就算病人好乖、會用紙筆記下血壓數據,始終可能有所遺漏;對病人而言,記錄血壓是一件麻煩事。不過,如果醫生真的會使用相關數據,他們亦不怕麻煩,但問題是病人覆診時,見醫生的時間只得5分鐘,醫生沒有時間即場研究病人血壓走勢,再慢慢計算血壓平均值。」

主修統計 半途出家攻讀醫療

DeepHealth另一董事葉家俊提到,把記錄讀數技術應用於電子磅上亦無不可,「不過有些人之所以會每天量度體重,只是因為想減肥或正進行某些運動訓練;血壓卻反映了一個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甚至是中風的風險」,當用戶發現血壓最近有所上升,即可立即採取行動,透過控制飲食和勤做運動等,減慢甚至阻止高血壓問題出現。

作為醫療健康初創負責人,蔡錦輝對醫療卻是半途出家,他大學時主修統計學,畢業後在中大修讀醫學科學哲學博士,「無論你統計學再叻,甚至成為了一個數學家,但你想用專長幫人,都要找一個範疇。我揀了醫療健康。」目前是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的蔡錦輝,初時主要研究大腸癌篩檢,笑言自己「知道如何醫治腸胃疾病,但沒辦法落手幫病人做內窺鏡檢查」,後來轉攻醫療保健大數據應用。

事實上,HealthCap可說是蔡錦輝跟其高足、目前擔任DeepHealth行政總裁(CEO)的朱子勤,一同構想出來。蔡錦輝指出,「我從事血壓相關研究,一直想收集更多血壓數據。」至於主修公共衞生的朱子勤,私下亦對電腦科學及數據分析很有興趣,更自學編程,研發出可透過拍照記錄血壓數據的手機程式,亦即HealthCap。蔡錦輝又向曾任職於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葉家俊招手,邀其協助DeepHealth拓展業務。

遙距預診降染疫風險

無可否認,HealthCap的讀數記錄功能稱不上是什麼尖端科技,「但你走火入魔地強調AI(人工智能)、Image Processing(影像處理)等技術,醫生可能根本不知你說什麼。」葉家俊重申,他們不會向醫生賣弄高科技,「醫生要的是血壓數據和圖表分析,方便睇症。」

HealthCap在去年5月面世,並設有基本版及須付費使用的加強版平台,兩者均提供記錄血壓數據功能,但後者會額外提供一些健康管理資訊,還有記錄血糖功能。此外,加強版平台也支援多人共用一個賬戶,幫助家中長者記錄血壓變化數據。

至於收費服務,則主要透過合作的醫生和非政府組織提供予用戶。葉家俊透露,平台目前獲診所及日間長者中心採用,現有大約1000名用戶,期望未來能跟政府診所合作,「始終慢性病人多數幫襯政府診所」。葉家俊說,合作的醫生可在面見覆診病人前,先透過後台系統遙距查閱病者的血壓數據,提早安排對方是否轉藥。如今新冠肺炎肆虐,診所頓成染疫高風險之地,醫生能視乎相關數據,決定病人須否如期覆診,抑或郵寄所需藥物即可。

原文網址:https://bit.ly/32DeQ7y

Be Sociable, Share!

疫情影響,2020Q2 應用程式使用率大增 40%,TikTok 位居下載數量寶座

根據 App Annie 統計在應用程式上花費的時間,和 2019 年 Q4 相比,印度在 2020 年 Q2 花費時間成長了 35%,義大利、印尼、美國成長率分別是 30%、25%、15%,原因在於這些國家部分地區採取了封城措施,加上不鼓勵民眾外出,因此使用者投入大量時間在 App 使用。

隨著使用者在應用程式上花的時間變多,Google Play 的下載量也比同期增加了 10%,達到 250 億下載規模,iOS 的 App Store 下載量更是成長了 20%,達到 100 億下載規模。其中非遊戲類別 Google Play 下載量約 55%,iOS 約 70%。

在 Google Play 中,印度和巴西是 2020 年 Q2 下載量最大的市場,不過成長率最高的市場則為印度、巴西和印尼;在 iOS 的 App Store 中,美國和中國是下載量最大的市場,不過成長率最高的則是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在今年四月下載量達到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100%。

就類別來說,遊戲、工具、娛樂類是 Google Play 上下載量最大的類型,雖然說遊戲類持續成長,不過商業類、健康健身類、教育類 app 成長量也不容小覷,成長率分別為 115%、75%、50%。商業類應用程式成長的原因應該是因為在疫情期間需要遠距工作,例如 ZoomGoogle Meet 等應用程式都有大幅成長,也由於遠距上課,Google Classrooom 和 Duolingo 等學習 app 也大幅成長。

在 iOS 的 App Store 上,遊戲、照片、影片、娛樂類 app 的下載量持續領先,不過同樣由於疫情影響,視訊會議類的應用程式也成長了 30% 之高,健身和健康類應用程式成長 25%,購物和醫療應用程式成長 20%,特別是和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應用程式,在多個國家下載量都名列前茅。

App 花費成長

除了 App 下載量大增之外, 2020 年 Q2 是 App 消費達到歷史新高的一季,App Store 上的消費者支出同比成長 15%,達到 170 億美元的規模,Google Play 消費者支出同比成長 25%,達到 100 億規模。

以 App Store 來說,美國和中國是消費支出最高的兩大市場,成長率最高的則是美國和日本,消費者大多花費在遊戲、娛樂、攝影和影片三大類別,光是攝影和影片類就成長了 25%,單一應用程式表現最好的為 TikTok,成為全球 iOS 收入最高的應用程式,原因在於消費者會在應用程式中購買虛擬物品,也可以透過增加花費來得到額外的福利,進一步鼓勵創造力和花費。

在 Google Play 上,美國、日本、韓國是最大的三個市場,其中美國和日本成長率最高,消費者大多花費在遊戲、社交和娛樂類別,例如 Disney+Twitch 成長不少,此外,Amazon Prime Video、Hulu 也是花費大宗。

原文網址:https://bit.ly/2OeaBa8

Be Sociable, Share!

Adobe Photoshop Camera 免費 AI 相機應用程式 iOS/Android 雙平台上架!

Adobe 正式推出 Photoshop Camera 相機應用程式!這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相機應用程式,包含超過 80 個精彩非凡的鏡頭和濾鏡,其中包括知名歌手Billie Eilish、女演員兼 YouTube 紅星 Arden Rose、以及著名攝影師 Brandon Woelfel 的藝術作品。Adobe 也表示將於每週持續推出全新濾鏡。

Adobe 去年於 Max 創新大會中首次 預告 將推出 Photoshop Camera,並表明這款應用程式將會重新定義智慧手機的攝影。今年,Adobe 持續實踐「激發全民創意」的使命宣言,發掘生活中可以實現個人創造力的獨特方式。藉著  Photoshop Camera,任何人都能在拍攝前為照片添加完美的濾鏡和特效,接著在彈指間分享他們創意澎湃的作品。

Photoshop Camera 強調可以即時智慧地創製圖像,在用戶眼前展現 Adobe Sensei 和 Photoshop 的魔力。用戶可以在觀景器運用 Photoshop 等級的“魔法”來即時捕捉、編輯和共享令人驚嘆的照片和時刻,功能強大的工具與效果能讓使用者專注的把故事演繹完全。

因為採用了 Adobe 強大的人工智慧技術,Photoshop Camera 還能即時識別照片中的主體並且提供建議,在拍攝當下自動應用於不同類型(例如人像、風景、自拍、食物等)照片的複雜又獨特功能需求,還能始終保留原始照片;Photoshop Camera 辨識照片的技術內容 (動態範圍、色調、場景類型、面部區域等),也能自動應用複雜的調整。用戶在螢幕上滑動或輕觸,便可即時創建撼動人心的影像,使社交貼文更上層樓。

原文網址:https://bit.ly/31LfkIw

Be Sociable, Share!

【區塊鏈】手機App查驗藥物包裝真偽 裕利醫藥:逐步擴展應用

假貨問題持續困擾消費者,如果醫療物資是偽冒貨品,影響更可大可少。有藥物供應商應用區塊鏈技術,消費者以手機便可查驗藥物包裝的來源資料,該方案選擇以香港為首個試點,日後會推廣至亞太其他市場。

裕利醫藥於4月初推出名為eZTracker的手機應用程式,消費者只需用手機掃描藥物包裝上的二維碼(QR code),即可快速驗證藥物來源資訊。程式會連上區塊鏈,驗證製造商、供應商的資料,如發現產品並非來自獲授權的經銷商,用戶可回報情況,該應用亦會發出即時提示製造商,以便盡快調查。消費者現可透過應用驗證一款HPV子宮頸癌疫苗

人手檢查包裝不可靠

裕利醫藥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翁德睿(Andi Umbricht)接受專訪時解釋,全球冒牌藥物的問題日益嚴重,該企早前曾進行過一項調查,指出香港有88%受訪者不清楚或不知道什麼是冒牌藥物;雖然有12%受訪者對這問題有警覺,但到需要驗證藥物時,他們也只會檢查包裝,例如檢查安全封條是否完好無缺,包裝上是否有異常等。他指出,隨著偽造藥物技術變得越來越先進,人手檢測方式亦變得不可靠。

事實上,近年不少消費品都善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的特質,以此推出讓消費者或其他生產夥伴確認產品來源等資訊。針對消費者會否願意額外安裝Apps去查詢有關資料,翁德睿指出,該應用推出早期反應不錯,消費者對有關資訊有渴求,亦會與醫生、分銷商等合作推廣此應用。未來該企亦有意擴展驗證藥物名單,並推廣至亞太其他市場使用,但會先確保首階段可暢順運作。

日後隨藥物數量與參與供應商增多,勢會為系統擴展帶來帶來挑戰,惟他指,「如果市面流通的藥物有10%至15%的假藥,那真的是太多了,公眾將會為此承擔更大於此的成本。」

原文網址:https://bit.ly/3eFitx2

Be Sociable, Share!

【金融教育】兩90後創親子理財App登福布斯榜 夥家長KOL宣傳

恪守量入為出的良好習慣看似老生常談,惟往往有不少人都無法做到,結果面臨「月光族」甚至負債困境。為了幫助家長及早教育兒童培養基礎金融知識與素養,本地90後冼璞鏞(Chester)及陳枳橋(Teresa)成立初創Mellow,並開發親子理財應用程式(App),讓他們建立持之以恒的理財習慣。兩人日前還雙雙登上福布斯亞洲年輕領袖榜(Forbes 30 Under 30 Asia 2020),在3,500個提名中突圍。Chester分享:

“可能因為件事比較新,市場罕見。所以未來亦希望將業務帶到亞太區其他地方如台灣、東京、新加坡,並且陸續加入其他理財知識,包括投資及保險。"

推出Mellow 培養責任感

隨着電子支付工具發展多元,消費者只須用手機簡單一「嘟」便完成支付,惟同時衍生潛在危機,若一不小心花費過度,或引致債台高築。他們表示,由於在大學期間留意到身邊朋友陸續開始有收入卻不善理財,以及未見本地市場有幫助家長及小孩的個人理財及數碼支付的解決方案,因此萌生初創意念。在兩年前加入參與數碼港.大學合作夥伴計劃(CUPP),小試牛刀。

該公司由成立至今,從數碼港的CUPP培育計劃獲得資金,共投入了約60萬元。他亦坦言,公司目前仍未有盈利,未來將聚焦尋求合作夥伴,推出B2B2C方案。他指:

“我們比較着力於如教育、金融、零售、電子商貿平台尋求合作。並期望最快一年後可以獲得盈利。"

而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令不少行業的運作停擺,他們則表示業務影響不大。日前更因應學生停課,推出不同綫上活動及推廣作招徠,如上月就夥拍MarcoPolo Learning推出STEAM學習課程,以及與新世界旗下的Donut Kids Club推出宣傳活動等。

虛擬鑽石點數 取代金錢獎勵

“我們發現香港的家長較其他地方相對保守,故在設計應用程式時就構思,用虛擬鑽石點數取代金錢。"

擬夥KOL 分享理財內容

此外,盡管意念夠創新,但是他們指出,仍需要在開拓知名度上,多下苦功。他們認為數碼渠道宣傳的效果較好,所以未來將夥拍一些家長KOL、親子網上討論區如Baby Kingdom、在社交媒體分享教導理財的內容作推廣等,開拓知名度。

積極參賽 爭曝光拓商機

事實上,過去他們屢屢參加不同比賽項目積極備戰,目標是爭取在市場上的曝光率、開拓與企業合作的商機。如蘇黎世創投大賽2020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舉辦的2019 Jumpstarter環球創業比賽等。透過多次與不同行業接觸的參賽經驗,他分享指,了解企業的需要十分重要,例如要注意提出的方案能符合其KPI(關鍵績效指標)目標。

原文網址:https://bit.ly/2NbgSCY

 

 

Be Sociable, Share!

醫管局「HA Go」應用程式推新功能 預約普通門診 設照顧者模式

醫管局去年12月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提供一站式流動平台讓求診者查閱、預約專科門診,以及透過應用程式繳費等。「HA Go」將於今年第三季推出更多新功能,擴大預約服務至普通科門診,新增照顧者模式,病人可以邀請親友協助使用程式。

市民下載程式後可瀏覽一般醫療服務資訊,例如在新型肺炎下的門診安排,而經確認身份、啟動個人化帳戶後,可進一步查閱預約紀錄、藥物資料等,獲取個人化的資訊。

需親身到醫院啟動站核實身份

為了讓病人和市民容易掌握、管理醫療健康資訊,醫管局推出流動應用程式「HA Go」。市民透過程式可獲得醫療服務資訊。啟動個人化帳戶後,更可查閱在醫管局醫院或門診個人預約紀錄、藥物資料,支付醫院賬單,預約專科新症,按照處方進行復康練習等。

市民需要在程式輸入個人資料,以程式發出的二維碼,親身到醫院的啟動站,出示身份證核實才可啟動個人帳戶,使用「HA Go」個人化的功能。醫管局鼓勵市民先行下載程式,填妥資料,到醫院或門診持二維碼和身份證啟動個人帳戶,確認身份和啟動程序在一分鐘內可完成。

研究利用「HA Go」設視像診症

現時市民需要親身到專科門診預約新症,不像普通科門診設有電話預約服務。因此「HA Go」先提供專科門診新症預約功能,市民可在程式查閱預約紀錄、取消預約,在聯合醫院試行先導計劃下,更可在程式內申請延期覆診。而預計今年第三季「HA Go」將推出新功能,讓市民預約普通科門診,涵蓋服務範圍更廣。

「HA Go」亦會新增照顧者模式,病人可以邀請最多10個親友協助並使用部分的帳戶功能,包括查閱預約紀錄和支付醫院賬單,照顧者模式同樣會今年第三季推出。

另外,醫管局正研究利用「HA Go」設視像診症,病人或可在手機接收診症提示後,即時打開啟動程式和醫生視像診症。「HA Go」現時提供影片,並會適時提醒病人出院後做日常復康練習,醫管局將會新增為認知障礙患者而設的遊戲,醫管局又希望將「HA Go」服務覆蓋至小童。

截至5月,「HA Go」有約10.7萬下載次數,而啟動個人化帳戶、完成身份確認人數有約4.6萬。對於下載次數和啟動個人帳戶人數有落差,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醫療信息)彭育華表示,「HA Go」在去年12月推出,估計疫情導致較少人親身到醫院確認身份和啟動帳戶,她呼籲市民覆診時可以一併啟動帳戶,將來會考慮增加啟動站。

醫院管理局高級醫療信息經理馮起說,專科病人對「HA Go」表示歡迎,目前最多人使用程式查閱藥物資料和預約紀錄。長遠而言,彭育華期望市民透過生活中最密切的手機,持續妥善掌握個人醫療健康資訊,即使市民看私家醫生,亦可以將過敏藥物紀錄等資料清晰告知私家醫生,程式有助完善整體醫療保健。

原文網址:https://bit.ly/2MFBq6t

Be Sociable, Share!

Apple Watch淨用來睇時間太浪費!四款實用App全方位活用智能手錶

記步、運動、測心率,推送、支付、換錶盤。Apple Watch 能做的事情,似乎和幾百元的手環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憑藉著App Store 裡豐富的應用程式,Apple Watch 能做到的可不止這些。

作為可穿戴設備,Apple Watch 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隨時記錄你的狀態,所以Apple Watch 可以完成比iPhone 更精準的運動、睡眠監控;而像航程、待辦等只需要看一眼的信息,Apple Watch 也可以輕鬆做到。今天要推薦的,就是一些在Apple Watch 比在iPhone 上更好用的app。

AutoSleep

充沛的睡眠會讓你擁有一整天的好心情,《AutoSleep》就是一款使用Apple Watch 來監控睡眠質量的app。這款app 要如何使用呢?只需三步,第一步安裝app,第二步戴上手錶睡覺,第三步醒來查看睡眠數據——除此之外,你什麼都不需要做,《AutoSleep》會自動檢測睡眠時長和質量。

進入app,我們可以看到當天的睡眠狀態,不僅有對當天睡眠情況的詳細分析記錄,還有用圓環的形式對睡眠時長和睡眠評價進行清晰的展示。之前的睡眠記錄,則可以在「時鐘」以及「歷史」中查看。「時鐘」界面通過睡眠時長、優質睡眠時長、深度睡眠時長以及心率,將當日的睡眠質量進行了量化分析。點擊圓環進入詳細分析,睡眠趨勢、報告一應俱全。

《AutoSleep》的記錄不僅限於睡覺時間,在「當日/編輯」界面,是否運動、是否拿起手機、是否佩戴手錶等等信息都會被記錄下來,讓你了解到更準確的活動習慣。

不過,可能有一些朋友並不習慣戴手錶睡覺,沒關係,即使不佩戴手錶,只要在上床前把Apple Watch 放在充電器上,《AutoSleep》也可以根據你早晨解鎖手機或者戴上手錶的行為,來判斷計算你的睡眠時長——也只能記錄你的睡眠時長而已。

 

Shazam

看到這個app 名,總覺得大聲喊出來就可以變身為超級英雄。當然了,這個《Shazam》和《沙贊!神力集結》並沒有關係,它是一款用於識別音樂的app。

當你聽到了一首歌曲卻不知道歌名,只需在Apple Watch 上打開《Shazam》,點擊中間的logo,《Shazam》就可以聯網快速識別分析,得到這首歌曲的各項信息。支持eSIM 卡的Apple Watch 讓你即使沒有攜帶手機,也可以隨時隨地識別音樂。就算實在沒有網絡,《Shazam》也會創建一個數字指紋,在你聯網時再進行識別。

在iPhone 端的《Shazam》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歌曲相關的視頻、音樂、集錦等內容。同時,《Shazam》還可以與《Apple Music》進行聯動,將你識別的曲目整理為一個專輯,讓你隨時暢聽。

 

滴答清單

只要聊到待辦事項,《滴答清單》就是一個繞不過的app。全面的功能、簡潔的界面、貼心的本地化都是它的特點,支持桌面端和移動端的《滴答清單》也沒有忘記Apple Watch。

Apple Watch 上的《滴答清單》界面很簡單,頂部是列表和添加新任務,下方就是需要完成的項目。

支持全平台的《滴答清單》讓我們不論是使用電腦還是手機時都可以快速的添加待辦事項。Apple Watch 則補上了《滴答清單》使用場景的最後一塊。不論你是走在路上還是忙其他事情,臨時想起的事項都可以使用Apple Watch 通過語音快速記錄,而未完成的任務,也可以在手錶上隨時查看、選定完成。

不止如此,《滴答清單》還可以作為錶盤的模塊顯示在桌面上,我使用的是「健身記錄數字」錶盤,《滴答清單》被我固定在了錶盤的下方,在我每次看時間時,都可以看到今天還有哪些任務沒有完成,這樣的強提醒讓我的工作效率也高了不少。

 

航旅縱橫

航班延誤、登機口變更、Check In時間確定……上飛機前我們需要一遍遍確認各類信息,以防延誤登機。雖然手機上有許多可以查看登機信息的app,但比起抬手就能在Apple Watch 上查閱各類信息,手機就顯得沒有那麼方便了。

《航旅縱橫》的Apple Watch 端可以查看未來的航班信息以及Check In變動,通過《航旅縱橫》app 還可以把電子登機牌發送到《銀包》app 中,使用Apple Watch 就可以登機了。

 

自帶App

除了這些好用的第三方應用,Apple Watch 自帶的app 其實也足夠好用。設置一個25 分鐘的定時器,它就是一個很好的番茄時鐘;連接好AirPods,開啟A​​pple Music,即使沒有手機也能在運動時音樂相伴;喚醒Siri,查匯率、問天氣非常方便;在最新的系統中,計算器也有了Apple Watch 的版本。

對比主動獲取信息的手機,Apple Watch 顯得很被動,你不會像玩手機一樣去使用它,但你可以通過Apple Watch 快速獲得各類推送、運動量、健康狀況,甚至在解鎖MacBook 時,你才會在「咔噠」聲中會心一笑。

從誕生初期的質疑到如今蘋果發布會上用戶發表感謝的影片,Apple Watch 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它沒有手機那麼豐富的功能,但它可以監督你完成健身任務、提醒你別忘記喝水吃藥,從出行到宅家,從工作到娛樂,Apple Watch 一定會在某個時間幫到你。

原文網址:https://bit.ly/36UZjjH

Be Sociable, Share!

浸大中醫學生推出中醫食療菜譜手機應用程式 曾助親戚改善脫髮問題

中醫食療着重飲食對人體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作用。浸大四名中醫系學生最近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Foodmula」,用家以此應用程式評估自身體質,並獲提供根據自己體質的中醫食療建議,現已有逾270款食譜﹔此外,用家亦可以利用程式中的「食材計算機」,計算菜式使用的食材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從而改進自己的飲食習慣。

手機應用程式「Foodmula」在今年4月推出,至今獲下載約700次,約77%用家為女性,並以年輕用家為主,86%用家為18至34歲。團隊指,體質分為平和質、陽虛質、陰虛質、氣虛質、氣鬱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和特稟質,是一種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人體個性特徵,中醫會因應病人的體質為對方調養身體。

「Foodmula」的體質評估參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並因應地區性調整。用家可透過程式自行完成體質測試,包括挑選與自己最近似的嘴唇顏色、面色、舌苔,並形容胸、腹、背部和四肢的狀況等,以測出主體質及副體質,從而向用家建議合宜食譜及食材。現時提供甜品、小食、茶療、湯水、飯、麪、小菜等逾270款食譜,並每周更新食譜。

團隊成員李曉殷的親戚曾出現脫髮問題,她解釋,多數人覺得脫髮是因為腎虛,便不斷吃補腎如芝麻等食物,但親戚經過應用程式的檢查後,發現她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睡眠及胃口不佳,是肝鬱脾虛而導致,故補腎並沒有作用。其後她調節好生活,根據體質(主體質為氣鬱質,副體質為痰濕質、氣虛質)去吃適合的食物,便有大大改善,例如氣鬱質可以選擇玫瑰、金橘、山楂等;痰濕則用薏米、紅豆等;而氣虛可以選擇黃豆、雞肉等。

團隊計劃下一階段計劃增設「養生AI」功能,透過人工智能技術,與用家進行簡單諮詢,根據用家的體質度身訂造養生計劃,例如透過用家電話內置的記錄步數、熒幕使用時間及睡眠時間等功能,提醒用家調節生活方式;亦正計劃與提供訂購食材服務(餸菜包)的社企合作,讓用家訂購個人化的中醫食療食材。

原文網址:https://bit.ly/3cfNUfa

Be Sociabl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