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onthly Archives: 一月 2017

手機Apps越賺越多錢!2016 年 Google Play 約 90% 收入是來自手機遊戲

較早前有研究機構公開的報告指出,2016 第四季 Google Play 的非遊戲類應用程式收入大增 82%,但留意手機遊戲才是賺錢的最好途徑。因為從市場研究機構最新報告中可以看到,Google Play 去年的收入足足有 90% 是來自手機遊戲,至於 App Store 方面亦佔 75%。

報告首先指出 2016 年用家停留在 app 及遊戲內的時間更長,相比起 2015 年總時間增加了 1,500 億小時至 9,000 億小時,增長幅度大約為 25%。當中用家停留在 Google Chrome、YouTube 及 Facebook 等 app 內的時間最長,另外留意《Pokemon Go》這款大熱作品由於初期遊玩人數眾多,因此亦貢獻了不少時間。

另一方面,報告亦顯示 Google Play 及 App Store 去年的下載 app 及遊戲數量都有所增加,兩個平台相加起來的總下載量超過 900 億次,比 2015 年增加 130 億次。留意與 2015 年一樣,Google Play 的下載量仍比 App Store 多,而且今次的 15% 增長更幾乎全部來自 Google Play,反觀 Apple 的增長大約有八成是來自中國。

至於收入方面,2016 年對於 Google Play 及 App Store 絕對是豐收的一年,因為兩者相加起來收入增長比 2015 年增加 40%,達到 350 億美元。不過有別於下載量,論收入 App Store 則比 Google Play 更多,前者的收入增長更有接近 50%,總收入有一半是來自中國。留意去年 Google Play 有 90% 收入是來自遊戲,App Store 所佔的比例則為 75%。若然同時計算其他第三方 Android Store 及廣告收入,兩者的總收入會增至 890 億美元。

https://unwire.hk/2017/01/18/about-90-percent-of-google-plays-revenue-came-from-games/software/

市場已飽和 流動 App 推出十年用量增長放緩

與去年相比,整體 App 使用量顯著增長 11%,而 App 的使用時間更上升 69%。在過去數年,所有流動應用程式類別的使用量均同步增長。然而,今年的發展趨勢截然不同。流動應用程式競爭變得白熱化。當某類 App 的使用節數及時間上升時,其他類別的 App 使用量便會相應下降。通訊及社交類 App 的使用節數按年飆升 44%,而裝置個人化類別App的使用節數卻勁減 46%。使用量急劇下降可歸因於這些 App 為用戶帶來的價值不斷下降。

 

2016 年是社交 App 吞併傳統媒體及電訊公司的一年

用戶於社交及通訊 App 的使用時間在去年激增 394%,帶動流動裝置的使用時間亦按年增長達 69%。這是消費者利用社交及通訊App作為話音及視象通話的結果,這個現象被稱為「群組文娛」(Communitainment)。新聞和雜誌類別 App 的使用節數下跌 5%,而音樂、媒體和娛樂只上升 1%,可見社交 App 已吞併傳統媒體行業。

 

App 不離手 與生活習慣掛勾

商業及財經(使用時間上升 43%)及運動(使用時間上升 25%)類別的 App 升幅均未有收窄,因為其本質是流動裝置應用的核心,同時更依賴實時數據。用戶繼續改變其生活習慣,將從傳統媒體頻道觀看的運動賽事直播、市場報告及晨早新聞等,轉移到手機 App 上,因此這類 App 的使用時間預期會進一步增加。

 

殞落的遊戲 App 巨星

遊戲類別 App 之前被視為「流動通訊業的寵兒」,用戶的使用時間卻錄得按年下降 4%。用戶愈來愈習慣遊戲的收費模式,根據蘋果公司最新的 App Store 報告指出,流動遊戲業的總收入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遊戲一直也是熱潮主導的行業,2016 年的首個熱潮 Pokémon Go,因消費者在短時間對遊戲失去興趣,熱潮減退的速度亦相對較快,只在重要的節日方見回升。另一個熱潮 Super Mario Run 因在年底較遲的時間推出,未對整體的使用時間有太大影響。

 

購物 App 助零售商業打破厄運

假期後不乏主要零售商表示生意不如理想的新聞報導,但在流動零售方面,卻有截然不同的故事。購物 App 的使用時間增長 31%。流動裝置及 App 有效掌握消費者的即興購買意欲,因此帶來這些龐大的增長。

 

平板手機稱霸

就去年報告預測所見,平板手機正主導全球市場,搶佔 41% 的市場份額。雖然去年報告的預測並沒有完全實現,但用戶仍不斷在更大的屏幕中尋找價值。這個趨勢與媒體及社交 App 類別的增長有直接關係。此外,隨著較不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愈趨採用屏幕更大的手機,平板手機將繼續吞併中型手機的市場份額,甚至完全淘汰小型手機。

 

十年過後,流動裝置步入關鍵時刻

隨著 iPhone 推出十周年,流動通訊業已發展成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增長率放緩反映市場愈趨成熟,接近飽和,或代表App淘金熱潮的終結。應用程式開發者在未來十年將會開發什麼類別的 App,以及會顛覆哪些行業,實在令人十分期待。

市場已飽和 流動 App 推出十年用量增長放緩

蘋果App Store去年收入285億美元 創新高

蘋果公布,旗下App Store去年錄得超過285億美元(下同)收入,創歷史新高,按年增長40%,其中蘋果將分享其中30%(即約85億元)。當中來自中國收入增長最快,按年增長達到90%。

其中於上個月才面世任天堂旗下Super Mario Run於上市首4日已錄得4000萬次下載,至於訂購應用程式如Netflix及Tinder收入按年增長74%至27億元。蘋果表示,於今年1月1日,App Store單日錄得達到2.4億元,創單日新高,而於12月假期間,錄得銷售30億元。
目前於App Store共有約220萬應用軟件供下載,而App Store由啟用至今錄得收入超過600億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70106/56137965

低成本推廣APP策略

低成本推廣APP策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APP推廣渠道;第二部分為APP推廣策略;。其推廣渠道、推廣策略都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專業性。低成本推廣APP策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APP推廣渠道;第二部分為APP推廣策略;。其推廣渠道、推廣策略都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專業性。

第一部分:APP推廣渠道匯總

第一:基礎上線——大範圍覆蓋

推廣的第一步是要上線,這是最基礎的。無需砸錢,只需最大範圍的覆蓋。

第二:推廣——論壇推廣、微博推廣、軟文推廣

論壇: 在手機相關網站都可以看到很多的行業內論壇。
建議推廣者以官方貼、用戶貼兩種方式發帖推廣,同時可聯繫論壇管理員做一些活動推廣。發完貼后,應當定期維護好自己的帖子,及時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搜集用戶反饋的信息,以便下個版本更新改進。

第三:合作推廣 換量互推

換量互推一開始並不成熟,主要靠推廣者自己的人際關係,並需要你的應用里能推薦其它的應用或站點,換量的比例一般是一比一,結果也沒有具體的衡量標準,可能別人一天能給你帶來幾百的量,你卻只帶給別人幾十的量,量還不上的時候,就很難合作下去了。當然如果你跟合作人的關係夠鐵,人家願意幫你推那就另說了。

第四:付費推廣

包括 內置付費推廣、按量付費、 廣告聯盟付費推廣等模式。
當下有很多創業型或者個人開發者,並且大多數App還沒開始盈利,大家都抱着一個先圈用戶再賺錢的心態。在這種情況下,大量的付費推廣個人覺得不是很理智。做好基礎推廣,有營銷頭腦的創意推廣比較可行。當然也有個別應用的盈利模式好,值得花大力推的,付費推廣是最快的推廣模式。

第二部分:APP推廣技巧與策略

推廣渠道列的很詳細,有時候我們知道怎麼推廣,再配合知道上哪兒推廣,效果都會驚人。

一、先確定第一推廣目的:下載量還是曝光率?

APP 僅靠應用市場來達到自己的下載量,這個肯定不行。APP運營除了產品本身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下載量。道理很簡單,一個用戶在應用商店看到你的APP,估計不怎麼喜歡,他有可能到另一家應用商店下載,再看一次后發現功能還不賴,於是就成為你的用戶了。這就是曝光的作用,特別是前期的集中式曝光,讓用戶在那麼一段時間都能看到你的APP名字。

二、應用商店/下載站:注重發佈時間和描述

並不是所有APP都適合周五發佈的,因為那天將有很多質量非常好的APP進行更新,所以一般草根開發者最好選擇星期3或星期4進行更新。但如果你覺得自己的APP實力比較強大,可以試試在周五發佈,獲得的效果也許會更好。關於描述,它並沒有icon那麼重要,但它能在icon之後刺激用戶下載,例如副標題描述,可以誇大自己的功能。截圖漂亮一點則可,無需投入太多的時間。

http://www.hksilicon.com/articles/72018